今日推介——赵建平
2016-01-25 10:21:20 来源:可到了考场那一天,大家看见了赵建平的准考证,这个身份证上显示是55年的老人还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经过他身边的时候都要诧异的多看他几眼。当然,如果大家知道这个人是院长的话估计还要多看几眼,那可是稀奇事儿——院长也来参加司法考试。
他们可没有想到,这个院长,不仅仅是来参加考试,还准备抢他们饭碗呢——两年以后,赵建平提前退休,申请执业律师,取得执业证,开始从院长变成了英鼎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
2005年那年的司法考试,赵建平不仅通过了,还取得了268分的高分,那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线是260分,赵整整多了8分。为此,南充中院还给赵建平记了三等功,表彰其为学习型的领导。也就是在那以后,蓬安法院掀起了一股学习的风潮,后来蓬安法院的很多法官都通过了司法考试,这是赵建平没有想到的。
其实,那时候的赵院长还没有想过当律师,要不是后来实在觉得退休生活没有意义,再加上赵院长觉得律师和法官其实是殊途同归,同样作为司法共同体的律师和法官,律师其实也只是自己法院生涯的一个延伸而已,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那呆在法院和呆在律师事务所也没有什么分别。
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后来的赵律师。赵建平人生最好的20年都是奉献给蓬安法院的:从86年转业之后,除开99年前后,赵建平短暂的到蓬安县检察院当过副检察长之外,余下的接近20年的时间,赵建平一直呆在蓬安法院。也一步步的从书记员,到助审员,到政工科长,做到蓬安法院的副院长。20年的时间里,赵建平经历了民商事8年,刑事5年,行政3年,基层法院的特殊性,赵院长参与过法院的所有类别的实务审判工作。
而如今,离开法院,每次面对法官,就像面对过去的自己。每次接到案子,赵建平都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过去的角色——如果是当初的自己,自己会怎么判?所以,赵建平在列出辩护依据时,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说服自己。如过不能说服自己(这个当初的法官),又如何能够说服现在的法官。
赵建平从不试图通过维护关系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在他眼中,自己做法官时有自己的底线——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但同时赵建平又是一个坦诚的可爱的人,他告诉记者,在某些能够自由裁量的案子,双方都有错误的时候,实在遇到推脱不掉的关系的时候,也可能做过三七变成四六,但原则性的东西肯定不行,明晰的东西你不得把它变得模糊。而到了做律师的时候,赵建平也有自己的底线,只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不正当的要求赵建平从不妥协。院长也好,律师也好,都要有自己的底线。
而多年的法院审判实务工作,也给赵建平的律师生涯带来了一些便利——那些过往的基层法院审判经历,让他变得谨慎,一些看似简单的案件,往往充满了变数,无论是案件本身,还是法制环境,都不是一尘不变的——同时,赵建平熟悉法院审判的内部程序,这至少会少走一些弯路。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