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2019-05-17 10:34:20    来源:检察日报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魂,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魂,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没有担当,忠诚就会黯然失色;没有担当,干净也会大打折扣。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担当精神融入到血液里、外践于行动中,扛起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顶起应该顶起的一片天,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担当精神在时下更加弥足珍贵。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首要的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对党和人民负责,把看齐意识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担当精神既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刻,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机遇、风险、挑战很多,如果没有励精图治、勇于向前的担当精神,将会错失机遇、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事关人民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每一名党员干部就如同党和国家这部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只有大家都不遗余力地贡献出应有的力量,这部机器才能开足马力、勇往直前。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把担当精神镌刻在心里,锲而不舍地坚持、义无反顾地向前,用担当的行为诠释忠诚,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担当者要练就一副铁身板和一身硬内功。担当者自身要有担当尽责所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和能力水平。首先,思想上要过硬。担当需要有来自灵魂深处的“公心”,能够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因此,担当者必须在思想上、党性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时刻牢记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赋予的责任重于泰山,真正做到立场坚定、忠诚于党、一心为公。其次,能力上要过硬。要有把握大局的能力,吃透上级精神和把握住政策机遇,善于让党的好政策在本地本单位落地生根,能够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要有统筹协调的能力,能够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资源,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共同深入推进工作。要有创新突破的能力,善学习、懂业务、会干事,能够以问题为导向,跳出思维惯性,创造性地趟出路子、干出成效。再次,作风上要过硬。好的作风是担当履职的基础和保障。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碰硬、敢打硬仗,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问题不回避。要勤奋务实、无私奉献,以实干、苦干的作风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等不拖、孜孜不倦地干好工作。要严格要求自己、干净干事,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廉,能够从小节细节做起,自设防火墙、隔离网,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做好工作。

  支持、保护、鼓励敢于担当的干部。为敢于担当者撑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本身就是担当意识的体现。组织要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担当干部,真正做到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真心实意地推动干部聚精会神、心情舒畅地做好本职工作。要完善敢于作为的选人用人机制,选用干部既要讲求原则,又要尊重个性,要综合考量,真正把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不断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检察机关应当树立“做好工作是政绩,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是政绩”的观念,做到实事求是、严格区分、立场分明。要积极引导带动广大干部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真正从各方面保障干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中去。

  (作者为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