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齐聚南充蓬安 探秘河舒豆腐

2016-01-14 10:21: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摘要: 1月12日,由蓬安县人民政府主办,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承办的2016年首届“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活动组委会组织中央、省、市、县各大新闻媒体、网

 

1月12日,由蓬安县人民政府主办,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承办的2016年首届“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活动组委会组织中央、省、市、县各大新闻媒体、网站、自媒体、人大代表等上百名代表,组成“蓬安河舒豆腐探源行”大型全媒体采风团,前往南充市蓬安县河舒镇河舒豆腐生产源头,探访河舒豆腐的生产过程,寻访周子古镇,品尝美味豆腐宴,河舒豆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还讲解了河舒豆腐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故事。

专家结解惑 豆渣还能再利用

上午9点,南充虽然阴雨蒙蒙,却丝毫挡不住采风团的热情。“河舒豆腐之前也吃过一两次,对于这制作过程,我也充满了好奇。”简曾强,南充一私房菜老板。当看见网上发出的采风团“征集令”时,他连忙向组委会报了名。“我也做餐饮,今天就来取取经。”

河舒豆腐有什么特色?豆腐渣怎么用?河舒豆腐品牌如何打造?……一系列围绕河舒豆腐的谜团问题现场抛出,再由专家代表现场揭秘答疑。

“传承百年的河舒豆腐,见证了蓬安的历史文化变迁。但和剑阁豆腐等其他豆腐品牌相比,河舒豆腐最大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座谈会一开始,媒体代表就抛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首先当然是井水不同,河舒豆腐老井的井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问题一出,豆腐酒家的代表刘大春就坐不住“抢答”了。“除了井水、黄豆带来的优质豆腐质感,河舒豆腐还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历史文化沉淀,有河舒豆腐人百年来的传承,和不断创新,让河舒豆腐在口感、质感、记忆感上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回答了媒体的问题,刘大春也向座谈会上的专家抛出了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围绕豆腐做生意,不夸张地说有时候吃饭睡觉都在想豆腐,但一直有个问题没想明白,豆腐渣要怎么充分使用?”

刘大春介绍,豆腐渣的使用问题是河舒豆腐17家酒家、店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座谈会现场,南充市烹饪协会会长谢君宪也现场支招:“豆腐渣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可以制作成豆渣蛋饼、豆渣丸子、豆渣馒头等美味菜肴。豆腐渣比较多能集中起来的话,还可以开发打造成豆腐浴,给往来宾客不一样的体验。”

品豆腐宴 听川江号子

中午时分,参加完座谈会的采风团又来到位于河舒镇的“四季香豆腐”。糟香豆腐、牛肉豆腐、登山豆腐、炕豆腐等等数十种花样,让大伙目不暇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晒图。

随后,采风团又来到位于周子古镇的周子客栈。“嘉陵江水哟,浪悠悠哟,联手推船哟,到河里走哟......”在周子客栈的大厅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嘉陵江“船工号子”传承人唐文涌唱起了激昂有力的号子,伴随着号子的节奏,当年船工们涉水闯滩的画面似乎又浮现在眼前。

 

“嘉陵江的船工号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丰富起来,号子多种多样。”唐文涌称号子是由船工们拉船时根据水流情况、地理环境即兴创作,歌词中记录了历史地理文人。“它与河道上的万家渔火、茶馆酒肆、笙歌管弦一起,成为嘉陵江上的一种特色文化。”

探秘古井 访豆腐生产过程

“我小时候这口井就有了,这口井历史至少上百年。”刘大春告诉记者,自己做豆腐已经快30年了,‘河舒豆腐’的生产用水正是出自于此,现在河舒镇上的豆腐基本都出自于此。

“井水来源于山中泉水,所以豆腐回味有点甘甜。”刘大春说,制作豆腐的技术是祖辈传下来的,直到现在仍然使用古法制作。而主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黄豆,则是选取河舒镇的非转移基因黄豆,更有益身体健康。

豆腐每天下午开始制作,到次日早晨豆腐制作完成,再向各豆腐酒家送去,据他估计,现每天的豆腐销量在300斤左右,不少遂宁、广安的店家也会来此预定。“马上过年了,估计每天会达到7、800斤。”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陈俊君 谢杰

精彩预告:2016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15日开幕!

时间:1月15日9:30--10:30

地点:蓬安相如文化广场

开幕仪式 河舒豆腐赋首秀

据“2016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河舒豆腐缘起清朝顺治年间,香远绵长。主要分布在河舒、锦屏和相如三个场镇,有40多家生产制作商家。此次由蓬安县人民政府主办,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承办的2016年首届“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活动,将于本月15日上午9点半盛大开幕。国内著名曲艺演员、优秀主持人叮当将亮相相如文化公园举行的开幕式,蓬安本土特色的节目也将登台表演,更有主题国学诵读《蓬安河舒豆腐赋》首秀。

时间:1月15日15:00--17:30

地点:蓬安相如饭店三楼

豆腐开会 省内专家齐聚集

豆腐具有高蛋白质,在四川,南有南溪豆腐,北有河舒豆腐。即将在本月15日举行开幕仪式的“2016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文化月”的活动上,来自四川烹饪协会副会长或秘书长、四川大学或四川旅游学院(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营养学教授、南充市政府经济顾问、嘉陵江流域豆腐品牌(剑阁豆腐代表等)、河舒豆腐商标持有人、外地豆腐经营者等将在大会上,对豆腐文化为什么长盛不衰?嘉陵江流域豆腐品牌(剑门、河舒豆腐等)如何取长补短共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河舒豆腐如何突围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总结。

时间:1月22日

地点:蓬安新嘉华国际大酒店

狭路相逢 各家豆腐亮绝活

“河舒豆腐花样有188种,现在能全部做出来的,不多了。”河舒镇上一豆腐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河舒镇上,几乎每条街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豆腐店。在河舒人眼里,豆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一种艺术。具有敏感味觉的河舒人竟能将最普通的豆腐做出上百种味道,这就是著名的河舒豆腐宴。

而在此次文化月中,也将邀请河舒、相如、锦屏等场镇的豆腐酒家参与,进行河舒豆腐厨艺大赛。除此之外,组委会也特别邀请剑阁豆腐、宜宾沙河豆腐等省内知名的豆腐品牌商家厂家现场进行展示。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