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五部曲奏响检察发展最强音
2016-02-24 10:02:36 来源:
检察长钟长鸣在两会上报告检察院“两个全国”创建的奋斗目标
孙杰 本报记者 余力 文/图
内江,大千故里,文化之乡,内江检察人用忠诚铸就辉煌,激情成就梦想。
2015年,内江市人民检察院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被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获得2015年度全省检察机关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连续五年进入前三甲;自2007年以来,连续九年在省检察院和市委综合目标考核中,荣获 “双一等”佳绩......
九年来,全市检察系统共获得省级以上表彰343项,其中国家级25项。全市5个县(区)检察院均创建成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其中全国模范检察院2个,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1个)。涌现出了“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反渎局局长”“全国检察机关优秀计财装备工作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九年来,全市检察干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职,用忠诚诠释责任,用汗水铸就辉煌。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带领全市检察干警定调谱曲、务实创新,奏出了内江检察发展史上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谱好主题曲 思路引领方向
2007年初,内江市人民检察院新一届党组按照市委和省检察院工作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个三、两个四”的工作思路和“创业、创新、创先”的现代工作理念,提出了两年争创全省先进,五至十年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检察院”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七新成果”。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个别同志存在畏难情绪。市院党组多次召开院务会,就需不需要一个目标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激励干警展开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目标是现代管理的手段,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抓手,只要充满着信念和激情,把责任和荣誉牢牢扛在肩上,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谱好动力曲 文化凝心聚力
文化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先进的检察文化是检察干警充满激情,忘我工作的力量源泉。内江市人民检察院以检察文化建设为平台,把文化育检作为凝心聚力的有效途径,让“内检精神”在丰富多彩的检察实践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检察精神的凝聚和弘扬。该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借助内江特有的大千文化、苌弘文化、牌坊文化和革命老区文化所凝聚的文化底蕴,响亮提出内江检察精神,即“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追求公正的法治精神。”围绕着内江检察精神,该院不断丰富文化载体,创新文化形式,举办每年一次的文艺汇演和全市检察运动会、演讲比赛、书画摄影绘画展览、参观革命老区、“天使在路上”检爱行动等载体活动,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阳光文化、责任文化、荣誉文化、书吧文化、瑜伽文化、太极文化和绿色文化等七大文化品牌。
内江检察文化的建设、培育与发展,成为激发干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不竭动力。九年来,全市检察干警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涌现出了“带药办案的检察官”刘潮、强忍股骨头坏死仍奋战在办案第一线的“铁骨法警”陈国章、结婚前一天仍在比武场顽强拼搏的“最美警花”何永丽、全省十佳公诉人“敬业先锋”雷静、令黑恶分子闻风丧胆的“杨门女将”杨雪艺等一大批先进典范。他们是新时期内江检察人对党忠诚、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的缩影,他们用青春、热血和汗水诠释了内江检察精神。
谱好协奏曲 抓人才夯根基
人才建设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在人才建设上始终有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抓手,他们响亮地提出了“不谋教育不足以谋全局、不谋人才不足以谋发展,培养干部是最大的政绩,培训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新时期人才培养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百日练兵式、借力培训式、资源活用式、兴趣培养式”为主要内容的富有内江特色的人才培养“九大模式”。先后大规模组织干警到北京国家检察官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开展素能攻坚培训,开展“日读一篇、周听一课、月看一书、季写一文、年研一题、年外出考察一次”“六个一”读书活动,每年为每名干警购买10本书、订阅1份《检察日报》,开展“室内+室外”双向道德大讲堂和每月一次的知识大讲坛活动。坚持每年3—6月开展以业务实战练兵为目的的全市“百日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组织出庭观摩、法警体能测试、法律文书制作比赛、公诉技能比赛等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培养了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优秀公诉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全市办案能手等112名专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业务尖子。
谱好进行曲 重主业促亮点
检察机关的主业体现在法律监督上。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围绕主业,全面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成效明显。九年来,共批捕11765人,起诉17539人,无一起错捕错诉案件,保持了有罪判决率和抗诉成功率“双百”目标;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917人,有罪判决率为100%;查办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大要案件。如原省电影公司总经理张某贪贿案件,原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副总指挥肖某受贿案,原广元市副市长吴连奇受贿案等。“汶川华明电力开发公司与四川华明生物工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抗诉案”和“唐南峰等七人与威远白鹤湾煤矿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抗诉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百优案件”。立案监督案件655件、纠正漏捕675人;纠正漏诉444人;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391件,实现了管辖内案件“零上访”目标,连续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和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在强化法律监督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鲜活的工作经验。共有59项创新、47项突出亮点工作受到上级检察院和市委肯定或推广。如制定了《公诉案件繁简分流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公诉办案效率;总结了“加长四大短板,开发八大功能,充分发挥侦查一体化优势”的有益经验,丰富和完善了侦查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在处理涉检信访案件中引入人民监督员机制,极大提高了息诉息访率。受省政府委托起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程》在全省实施,率先在全省检察机关出台了《关于促进和服务内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的“五个不中断”承诺,推出了网上QQ举报职务犯罪新举措,率先成立全省首家“预防职务犯罪研究所”、全省首家“监外执行、社区矫正检察室”、全国首家“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教育基地”等,极大地提高了内江检察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谱好共振曲 优化执法环境
良好的执法环境来源于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先进的执法理念,规范的执法行为和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重大工作及时向市委报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通过检察官网、重大案件信息发布平台、检察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行,接受新闻舆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通过检察开放日活动,推行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制度,不断拓宽监督案件范围,确保依法办案、执法为民,检察机关执法环境不断改善。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公正执法。修订完善了班子、队伍、业务等各项规章制度80余项,创新推行了“行政事务管理精细化、执法办案规范化、执法监督多元化、队伍管理制度化、绩效考评动态化”的“五化管理”方式。重点规范了各项办案工作流程,完善了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的预警机制、评查机制、内部纠错机制、业务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制度,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强化检务督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办案流程不模糊、办案细节无错漏、办案监管无死角,确保执法办案的质量、效率和公正公平,确保了“五无目标”的实现。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