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区首创“街道公民议事会”搭建基层协商平台

2016-12-21 11:09:15    来源:

摘要:新的社区巴士开通了,议事会又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 本报通讯员 简 华

      “新的社区巴士开通了,议事会又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居民喜迎1123社区巴士运行,几个市民一登上车就议论开了。社区巴士的开通,街道“公民议事会”出了大力。

  近年来,黄忠街道按照金牛区委、区政府以改革开路、以创新破局的要求,创新建立了以“公民议事会”为平台、“三项制度”为主线、“七类放权”为抓手的“137公民议事”工作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并荣获“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等荣誉称号。

  社区巴士的开通,仅仅是“公民议事会”谈出的成果之一。黄忠街道在总结“居民自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街道一级的“公民议事委员会”,将过去由街道党政会议议决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民生事项、基层党建、作风建设共7大类21项事项,以“权力清单”形式交由“公民议事会”协商讨论。

  据黄忠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开通社区巴士的议案,经“公民议事会”提出,由街道提交至区交管所,并上报市交委和市公交公司。由于“权力清单”在手,议事会委员们全程参与勘线路、定站点,最终促成了1123社区巴士开通。

  这一全国首创的“新鲜事物”,实质性地赋予了“公民议事会”辖区重大事项的“初始动议权”,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调动起来。

  为体现公正性和广泛性,黄忠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公民议事会”的筹建选举。

  按照“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原则,将辖区划分为31个网格,把社会治理主体扩大到辖区单位、企业商家、社区群众。从数百位报名者中层层选举产生了35名委员,推选出5名包括律师、教师、公务员、退休人员等在内的议事会常设机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不拿分文报酬。

  “单位厕所向社会开放,在以前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居民王婆婆一提到这个事情,就对“公民议事会”赞不绝口。

  针对蜀汉路沿线数公里没有一个公共卫生间的现状,议事会提出《黄忠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卫生间议案》。通过多方协商沟通,促成了包括机关、酒店和茶楼等6家单位卫生间的开放。

  “事很小,但没人去争取,问题就解决不了。议事会这个平台就是调动大家来议事、议大家的事,实际上也成了单位与居民沟通的一座桥梁。”议事会主任韩顺德如是说。

  据统计,“公民议事会”成立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256条,召开会议36次,开展集中议事活动19次,办理议案30件。

  环卫作业考核以往是由城管部门和街道进行,黄忠街道则创造性地让城管、街道、议事会按4∶3∶3权重进行考核。委员们的检查都是“突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人来检查,“也许提个菜篮子就把卫生检查了”。“三方”共检制度的实施,倒逼环卫公司工作更加认真细致。

  除此之外,黄忠街道还以“公民议事会”为纽带,探索建立与“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网格员”对接联络制度、“每月接待日”制度,积极构建民意互通、协商共治制度,让“公民议事会”全面参与街道干部评价和综合执法、社区“两委”等工作考评,评议结果作为目标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联动、多维度的互动,一方面,使我们的工作更精准地对接了民意,再也不会“费力不讨好”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治理工作,该工作机制成功推动了辖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跃升、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攀升。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