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新华村"第一书记"李小飞:脱贫"战场"复员军人显身手

2017-09-11 11:24: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摘要: 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洁净,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环绕,瓜果飘香。近日,笔者走进通江县诺江镇新华村,一幅美丽祥和的农村生活图景展现在眼前。    201

       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洁净,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环绕,瓜果飘香。近日,笔者走进通江县诺江镇新华村,一幅美丽祥和的农村生活图景展现在眼前。

  
  2014年,通江县诺江镇新华村被评为贫困村,在 “第一书记” 李小飞的带领下,短短2年时间,该村渐渐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2016年底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了解村情 走村串户“把脉问诊”
  
  “以前全是土路,我来的时候整个新华村找不到一寸水泥路。有一次我开车来上班,遇到下雨,那辆车就在土公路上报废了。”李小飞清楚地记得初到村里时的情景。
  
  今年34岁的李小飞是一名复员军人,2015年9月从通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下派到诺江镇新华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服役期间多次荣获 “三等功” 、“优秀士兵”、“优秀带兵班长”、“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他被评为“通江县十佳复退军人”。
  
  “那是我以前住的宿舍,因为年久失修,遮风避雨都成了问题。以前村委会仅有的两间办公室还是借用新华村小学的房子,外面土操场上杂草丛生,没有卫生间,没有自来水。”李小飞指着一栋低矮的土坯房说。
  
  “原以为新华村离通江县城只有8公里,条件应该不错,但是贫困依然存在。全村328户1182人,其中贫困户就有59户198人。”尽管他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新华村的贫困状况还是让他颇操心。
  
  作为军人出身的李小飞参加过贵州纳雍县山体滑坡以及汶川地震等搜救工作,救援经历让他具备在短时间内迅速理清本源的能力。到村第二天,他就跟着新华村村支部书记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并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到无主导产业是该村村民的“心头病”,也是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吃水难、行路难、发展难、设施差、产业弱是新华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我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要干就要干好。”这句话是李小飞开展驻村工作的“座右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字字铿锵。
  
  补齐短板 开启“致富门”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外来的投资者引不进来,返乡创业人员也因此不愿意回家创业。交通不便成了困扰新华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想富,先修路。2016年初,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新华村开始硬化通村路。为了确保道路顺利修建,李小飞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做规划制方案。在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全村总共硬化道路11公里,缓解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他主动向帮扶单位、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积极与水务部门对接,争取到了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54万,新建集中供水站3座,小型供水池26座,解决了96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路通、水通......一个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打破了这个小山村沉寂已久的平静,该村村民看到了摘掉贫困帽子的希望,树立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念。
  
  转变观念 招商引资促发展
  
  “这些地原来都是村民自己种粮食,现在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部分田地早已荒芜,无人耕种。现在已栽上了村民增收的‘致富树’。”李小飞指着山上成片的果园和苗圃基地道起了来龙去脉。
  
  为了让新华村彻底脱贫致富,李小飞多次召开村委会讨论研究土地流转的问题,还特地请来专业队伍对土地进行检测,寻找产业发展方向,检测发现新华村适宜种植水果。
  
  有土地,缺资金。为了引进企业,李小飞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联系了多家合适的企业,经过多次谈判协商,第一钰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在新华村实施大批量的主导产业发展。
  
  土地流转,不是一句话的问题。“以前土地多,有些村民就转让给别人做。现在发展产业要流转土地,有钱赚,有些村民就想把原有的土地要回来,确权在自己名下。”村民杨永莲说出了大多数村民当时的想法。
  
  “李书记带领我们走村入户找村民谈话,召开了20多次群众大会,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2点,李书记是个能吃苦的80后年轻人。”问起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村主任张国和打开了话匣子。
  
  “不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企业就不能顺利入驻。尽管那段时间身心疲惫,我还是挺过去了。”说干就干,找村民谈话,找村里老党员、老干部帮助解决矛盾,并重新丈量土地。采用第一年每亩400元,逐年递增,最高不超过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
  
  “灌水、栽花、除草、打药,天天就干这些事儿,活儿轻松又有收入,十五六天,就可以挣1000多元。”在产业园上班的村民刘显秀算起了开心账。
  
  随着新华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其地理优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看到了新华村的发展前景,大批企业入驻新华村。
  
  新华村成立了一家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共养殖生猪1200余头、牛100头、种兔100对、土鸡3万余只。引进巴中七彩林业公司栽植优质苗木,流转土地、山林300亩。引进的四川钰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江银耳酒业公司、光泰科技公司等企业2017年开展了党建联姻、共驻共建活动,共同融资建设新华田园,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了以200亩百果园、200亩百花园、100亩百草园为重点的“三百”产业带,发展了以农业嘉年华为中心的品牌农业、特色果蔬、农产品供应基地和20亩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产业园。
  
  “李书记为我们跑项目跑资金,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自从他来了后,我们村由过去的‘烂村’变成了先进村,以前我们是挑水吃,现在家家通自来水,社社通水泥路。” 64岁的村民许期荣指着李小飞帮他开的小卖部感慨不已。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华村完成50余户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18户63人;完成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建 “东篱居舍”、“西山居舍”两个聚居点,安置农户47户15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生态主题公园,建成养生、度假、娱乐、观光、漫游、攀岩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村,把新华村打造成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城郊休闲医养度假基地、田园休闲体验基地、特色果蔬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建成川东北新型生态农业医养基地第一村。”李小飞对新华村的发展满怀信心,他用真诚和汗水书写了一名复员军人忠诚于党、务实为民、扎根基层的壮丽篇章。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