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法院立足“四化” 打造破产审判的“江油样本”

2022-08-04 09:49:31    来源:人民法治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依法妥善、高效审理破产案件……

   为“搁浅”企业“问诊把脉”,为“病危”企业“刮骨疗伤”。近年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依法妥善、高效审理破产案件,以制度化、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四化”为抓手,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法院主导、属地负责为指导方针,充分发挥法院破产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破产企业审判新思路,为辖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打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江油样本”。


  2017年以来,江油市人民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15件,申报债权288705.02万元,预计清偿债权总额达184671.16万元,清偿职工债权总额为1319.1902万元,处置房屋面积204746.61平方米,安置职工人数390余人,通过破产重整或和解方式保留3家生产经营型企业专业资质。    

    以制度化为保障

    着力规范破产审判流程

  破产审判既是司法难题,也是社会难题,牵扯面广,问题复杂,需要成熟、配套、协调的制度机制来支持。针对破产审理的难点,江油市人民法院加强系统谋划,通过建章立制,形成破产审判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破产审判效率。

  江油市人民法院针对市场主体救治难、救治慢,破产审判质效低等问题,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率先在绵阳地区建立了企业破产工作府院统一协调机制,成立破产审判府院统一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和11个专案协调小组,统筹推进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业务协调、信息共享、风险防控等工作,有效解决了“明月华庭”“诗城帼际”“东城尚品”三家房地产企业停工重整、规划调整、办证等问题,保障了1800余户居民的住房需求。

  同时,江油市人民法院积极构筑破产审判“法院+”联动工作模式,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与市行政审批局就“工商简易注销”、市税务局就“税务简易注销、税务申报”、市人社局就“破产职工失业救助保障”、市市场监管局就“市场经营信用修复”等事项形成联席会议纪要,合力化解破产审判协同难题,实现在江油市范围内,管理人只需持人民法院受理裁定书、指定管理人决定书,即可开展上述破产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破产管理人的工作成本。

  江油市人民法院还在完善破产审判配套制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先后制定出台了《疫情期间破产案件审理工作的七条措施》《破产审判工作规范指引(试行)》《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规范指引(试行)》《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多份规范性文件,细化制度规定,优化工作流程,明确操作办法,切实提升破产审判水平。

    以法治化为导向

    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破产审判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既是一种合法的市场退出机制,也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拯救机制。江油市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在市场“吐故纳新”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家成立逾10年的建材企业,江油市屹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而陷入困境。2016年10月,江油市人民法院受理了该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并依法指定管理人。按破产清算评估,该公司资产总额约428万元,负债总额约8034.89万元。维持生产、稳定职工,是摆在法院面前的首要任务。对此,江油市人民法院加强审判流程节点管理,及时对管理人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经法院和管理人研判后,“破产不停产”的策略得以实施。闲置、可运转的生产流水线对外承包经营,收取承包费,用以清偿债务。生产车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管理人一方面全力促使公司债权债务和解,另一方面就公司重整进行准备,及时促成破产程序转换,引入重整投资人使公司顺利重生。江油市屹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转重整成功案件是江油市人民法院帮助“濒危”企业“起死回生”的生动实践,为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贡献了法院智慧。

  破产程序错综复杂,要做大量与债权人谈判沟通、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事务等综合性工作,对此江油市人民法院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轮流分案和管理人“轮空”指定制度,采用民事审判第一、第二两个团队轮流办理破产案件,交叉办理破产衍生诉讼案件方式,避免了案件积压,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办案回避。对在全市尚有1件以上未结破产案件的管理人,不再纳入新收破产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范围,确保管理人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江油市人民法院依托诉讼服务站、驻村工作站、园区法官工作站等34个平台,通过送法进企业、企业大走访、大调研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帮助企业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识别、监控、防范和化解能力。

    以信息化为支撑

    持续提升破产审判质效

  很多“僵尸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面临资产变现的问题。但由于存在市场需求低、变现成本高等问题,很多破产企业资产长时间不能变现,成为制约破产审判的一大难点。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油市人民法院坚持“互联网+破产”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受众面广、成本低、资产处置快的优势,运用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打通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平台与法院数据平台的对接障碍,便利管理人及时查询债务人信息,实现破产案件办理“智能化、透明化、规范化”,有效解决破产案件审理时间长、破产费用高的问题。

  在资产处置阶段,江油市人民法院依托网络平台资源优势,确立以“网拍”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处置手段,降低资产处置的成本,保证资产变价过程公开透明,提高资产处置的回收率。近年来,江油市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拍卖处置的案件有5件,财产金额达9403.56万元,极大地降低破产费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智慧审理”是江油市人民法院努力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实践中的又一探索。该院大力推进网上办案,推广适用网上债权申报、线上开庭、网络听证和网上债权人会议等。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位债权人利用网络申报债权,线上申报率达78.8%,已召开网络债权人会议4次,线上参会率达98%。江油市人民法院不断优化破产事务线上办理流程,有效缩短了破产案件审理周期。

    以专业化为根基

    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江油市人民法院特别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培养熟悉清算与破产审判的专业法官,将破产审判专门化推得更快、更广。

  江油市人民法院一方面与成都理工大学破产法与企业保护研究中心共同签订《成都理工大学破产法与企业保护研究中心与江油市人民法院合作协议》,通过开展破产案件审理交流、研讨沙龙等形式,增强司法实践与法学教学互动互补,推动审判实践与法学理工研究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辖区涉企纠纷情况、产生原因、解纷倾向、解纷成本等问题,研判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并向市委报送《新发展理念下人民法院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与思考》调研论文,为地方涉企纠纷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江油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管理人知识的积累,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20余人次,不断提升管理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搭建管理人交流平台,每年召开两次破产工作推进会,邀请担任过管理人的优秀代表到会分享经验、交流体会、出谋划策,努力为管理人提供更多实践方面的思路。

  “将破产审判工作置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营商环境改善的大局中谋划发展,是江油市人民法院一直以来秉持的原则。”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申东表示,今后,江油市人民法院将在探索破产审判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延续,为优化营商环境、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文/蒋兴旺)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2年5月下)
 
 
 
 
 
 
 
 
 
 
 
 
 

打印本页编辑:scfzw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