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典案例 见证法治四川进程
2016-02-22 09:58:58 来源:四川日报C
“民告官”数量创新高需大幅降低入罪门槛
点击
2014年6月3日,王琴向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邮寄了三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乐山市中心城区出租汽车所有权历史演变”等三则信息。然而,收到上述申请后,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法定期限内未予答复。
随后,王琴向峨眉山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依法判令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对王琴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予以答复。
2015年,我省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 10929件,审结9663件 , 同 比 分 别 上 升82.09%、74.74%,“民告官”案件数量达历年最高。其中,政府信息公开和房屋拆迁安置、土地征收补偿是行政诉讼中最突出的两大类案件。因此,本案作为这类案件的代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案被告败诉的原因在于不履职、不履责,这折射出行政主体对政府特许权力的运用不规范,缺乏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四川尚上律师事务所主任邓盾如是评价。
D
面对面“脱口秀”普法上连法规下接地气
点击
“‘十三五’规划已谋定,你听我来讲一讲;高中免缴学杂费,各位学子有希望;计生政策大改革,生育‘二孩’全开放……”2015年12月25日上午,天空虽然飘着雪花,但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玛乡政府院内仍然聚集了很多群众,聆听着小舞台上两位宣讲员用藏语快板进行的宣讲。甘孜州地广人稀,民族特色厚重,如何普法?2014年以来,甘孜州从全州遴选宣讲经验丰富、通晓汉语和本地藏语方言的基层干部作为群众宣讲员。面对面,脱稿讲……“脱口秀”宣讲使当地的普法上连法规、下接地气。
依法治理,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关键是要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形成现代法治意识离不开普法形式的创新。“脱口秀”宣讲根植于藏区特色文化,它改变过去摆摆展台、发发传单的方式,以评书式、快板式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轻松诙谐间,传播民族文化精髓、公民基本礼仪道德,并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培养法治理念与情操。(记者 庞莹)
打印本页编辑:scf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