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地方法治建设实践
2014-12-03 10:39:10 来源:摘要:要从微观的角度对依法治理进行研究认识,是依法治国方法论的基本实践,法治研究进路要定格在省市两级依法治理工作上,这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
具体实施司法公正制度健全。法院同步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案件进展查询系统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运用现代网络、微博等直播庭审,探索完善轻罪案件速裁机制和“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执行指挥中心和“点对点”执行网络查控体系全面推行运用,量刑规范化建设取得有益探索,审判质效连续两年高居全省第一;检察机关制定推进检务公开实施方案,明确应主动公开内容10项,依法申请公开内容5项,建立检务公开配套制度25项,同时加强门户网站、微博、触屏等检务公开载体建设,执法司法公开广度深入全面增强,大力加强控申接待室、基层检察室等联系服务群众窗口规范化建设,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检察院接待室继续保持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持续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办案质量大幅提升,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探索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将辖区内6个基层法院的行政案件统一交由前锋区法院和武胜县法院进行集中管辖,保证行政案件司法质量,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刊转发工作经验,《四川日报》专版进行报道。
具体加强社会法治管理创新。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设的切入点来推进,全市共划分城市社区网格812个、农村(园区、景区)网格8346个,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和“双代”便民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大调解工作,建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市司法局、市卫生局联合成立“广安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预防化解医疗领域矛盾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城市社区治安联防“红袖标”队伍等专职治安巡逻队、社工帮教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建设,在农村片区实行“平安联防#80”工程,在重点地区、重要场所再增加了一批监控探头,大力构建“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专业防范与群众防范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各项部署,健全网上受理信访平台和制度,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干部带头依法接访包案,实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②深入开展“清源2014”“秋风2014”“扫黄打非净网2014”等专项行动,对全市属地网站开展拉网式、多层次清理整治工作,确保了国家信息和网络安全。
(三)基于未来法治广安建设的重点领域规划
广安市依法治市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基于对依法治市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未来的法治建设工作更应当加大力度。法治广安建设要抓住突破重点,把宏观设计落实到微观的具体实践中,应当注重重点领域的规划和花大力气推进。一是继续抓好法治示范县(市、区)、第二批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村(社区)等“三个层面”示范创建,促进法治在基层落地生根。二是助力推进司法公开、涉法涉诉信访、司法责任制、社区矫正等“四项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努力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跟踪反馈、党务公开等“六项”制度,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四是坚决落实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审批、政府决策行为、行政权力公开、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等“六个规范”,推进法治诚信政府建设。五是持久进行法制宣传,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市”“感恩小平·法治基层行”“争当学法守法学生·法制伴你健康成长”“文明广安·法治同行”“弘扬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广安”“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一月一主题”活动,着力营造依法治市浓厚氛围。
二、对广安依法治市的把握和做法认识
广安市依法治市在不断借鉴其他省市工作经验和具体实践总结,经过实际工作的考证,总结出自己特有的法治建设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更是一种地域性和历史性的法治视角,是巴蜀文化蕴育出的特有的法治建设智慧。当然,这些做法有的本身就具有一些共性。
一是强化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保障,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各地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在探索和突破中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时代发展主题,十八大以来地方法治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得到极大地关注。广安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从一开始设在市委政法委再到设在市委,由市委统一领导,加强了领导力量,领导小组组长顶格至地市一把手,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形成市、县两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对接管理模式,强力推进地方依法治理工作。同时,在国务院要求不得增加公务员编制的大环境下,以不增加总编制积极通过调任、借调抽用的方式把人才吸纳入依法治市办公室,全力保障办公室的工作正常运行,能及时、正确和有效地将领导决策分解为具体工作,进行日常法治建设工作并对下级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在人员配备和机构建设方面,注重法治实战经验和文字写作功底相结合,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和经验学习,形成展现于外的调研材料和可行方案,让全市各阶层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存在。
二是紧抓依法治市工作的核心重点,构建法治工作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安市积极筹建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本地实际,先把法治重点工作开展起来,主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依法治理宣传、村社规范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建设模式也在积极探索和突破之中。从经验工作出发,把能够做的宣传、基层建设和行政效能提升工作做好,对较为艰深的执政规范和司法改革问题,一方面遵从中省文件精神指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根据中省相关文件精神,广安市出台《广安市依法治市纲要》和《广安市2014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把全面工作罗列出来,步步紧跟中央和省委的法治建设步伐,争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难点法治建设上寻求发展。广安市明确地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法治建设,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地落实依法治市各项目标、任务和步骤,通过边扎实工作边完善制度的探索式工作模式,带动依法治市全面工作的规律性总结,形成一整套有形式、有实质、可操作和创新性强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打印本页编辑:scfzw